東城團代表熱議文化“金名片”建設

東城戲劇資源可以合力做強

2021年01月25日07:49  來源:北京青年報
 
原標題:東城戲劇資源可以合力做強

  “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繁榮發展首都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擦亮歷史文化‘金名片’,推出一批優秀文化作品……”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對於推動北京作為全國文化中心的建設內容,成為不少人大代表關注的焦點。昨天上午,在東城團小組審議會上,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在文化劇場、劇團集聚的東城區,關於文化建設的話題成為代表們審議報告的重要內容。

  文化品牌國際認知度待提升

  在東城團分組審議會上,市人大代表、來自中央戲劇學院戲劇藝術研究所的黃覺發言時,首先就談到她在審議報告中文化部分內容的感受,“文化不是虛的,它很實在,會影響人的思維和行為。我們的人民怎麼看世界,世界其他民族怎麼看我們,都極大地取決於文化,所以在新首都建設的戰略上,文化還是放在重要的地位。”黃覺認為,在對全國文化中心的建設中,不僅只是要做全國的文化中心。

  “客觀來說,我們的文化在走出去的時候,還是比較弱的,也面臨各種尷尬,當然一方面是東西方文化差異和意識形態的原因,但另一方面我覺得是沒有找到一個能夠讓西方人接受我們的文化傳播方式。”黃覺表示,對於文化的傳播方面,既要發展大眾文化和精品文化,也要做出讓國際專業人士能接受的文化產品。

  東城戲劇資源可以合力做強

  同樣作為文化界的代表,市人大代表、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副院長閃增宏,也提出文化方面的建議。他認為,北京的文化品牌還有待提高。以中央戲劇學院國際學院獎永久落戶青島為例,閃增宏表示,“類似這樣的國際級專業大獎,北京也應該抓住機會。大家都知道一個文化品牌的形成是非常不容易的,而且它對一個城市的影響是巨大的,形成一個國內國際受關注的戲劇獎項,對文化產業的發展意義重大。”

  “像愛丁堡藝術節,享譽世界,成為世界頂尖的藝術之都,一個50萬人的小城,戲劇藝術成為他們獨一無二的優勢。”閃增宏說,東城區同樣具備戲劇文化集聚的優勢,在全國文化中心建設中定位明確,還應該集聚資源做大做強。他介紹,東城區面積小,但注冊有劇場34家、各類文藝演出團體52個,包括中央戲劇學院、國家話劇院、中國兒童藝術劇院等,還有多個響當當的民營劇團。

  “我們有非常優秀的劇團,有具備影響力的劇場,有世界頂尖的戲劇界專家,但目前基本是點位分散各自發展的狀態,沒有形成資源聚合的力量。集聚這些力量,才有可能形成真正被國際認可的北京文化品牌。”黃覺表示。

  多位代表提出借鑒“烏鎮模式”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烏鎮依托戲劇節、互聯網大會等國際認知度品牌發展的成功模式,被東城團多位代表提及。“雖然客觀的環境條件不一樣,但烏鎮還是有很多值得借鑒的地方,像他們的戲劇節都由專家團隊來辦,專家的專業實力、號召力,以及全身心投入的極大熱情,是讓品牌被認知和接受的重要方面。”東城團市人大代表黃覺認為,對北京胡同的保護及文化更新,還要注意和商業開發區隔,“二者可以結合,但不是一碼事兒。”文/本報記者 林艷

(責編:董兆瑞、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