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大慶:人才是北京高質量發展的基石

2021年01月22日15:39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人民網北京1月22日電 (尹星雲)連日來,北京市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正在召開,作為北京市政協港澳台僑工作顧問的毛大慶,今年將關注點放在了北京吸引高質量人才、加快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方面。

建設科技創新中心:人才是基石 制度是保障

北京是一座有活力的城市,其中人才至關重要,“青年人是城市發展和活力的核心,也是創新創業領域行業發展的源動力,讓青年群體尤其是科創領域的青年群體願意逐夢北京,實現北京夢想和個人夢想的統一需要給這一群體以留京的希望。”毛大慶說,北京有必要針對更大力度的吸引年輕高質量人才持續加大力度。以上海為例,近兩年持續大幅度降低人才入滬門檻,充分表達了以人才激活創新活力的態度,北京市近年來也非常重視高質量人才引進,但是步伐似乎還需加快。

為此,他在助力北京吸引高質量人才力度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議。他建議北京應加大針對泛科創領域的人才申報渠道,“尤其是加大市屬眾創空間、孵化器等社會化創新服務平台的人才申報權限,營造及釋放北京鼓勵科創類人才留京的宣傳效應。”毛大慶認為,在吸引人才方面應該打“組合拳”,簡化人才落戶的材料復雜程度、優化人才落戶材料提交的便利性也尤為重要,同時應更加明確引進人才的數量、標准,“人才結構非常重要,北京的高校眾多,人才資源優勢大,怎樣把他們留住,這是需要一系列舉措來發力的”他認為。

同時,毛大慶還認為,人才引進之后得能留得住,“這就牽扯到各方面的保障,能不能很好解決大家遇到的問題,讓其沒有后顧之憂?”他認為,還應大力吸引人才參與北京政治生活的力度,“政協、青聯、科協等組織中匯聚了眾多高質量人才,這樣的比例應該再大一些,能讓大家更廣泛的參與到城市發展中來,貢獻自己的一份責任與力量,一方面有助於城市發展,另一方面也讓大家有很好的歸屬感和獲得感,在這樣的良性循環中,我們的城市會越來越好。”

北京在建設科技創新中心的道路上,不僅要有人才做基石,還要有機制保障,北京是中國科研院所最為集中的地區之一,為此毛大慶建議,應進一步提高政府與民間雙向科技研發資源配置,鼓勵企業及個人參與科技項目研發,創建靈活高效的科技技術市場轉化平台,加強基礎研究的投入。與此同時,還應大力推進創新中介群體發展,在知識產權、專利保護方面建立更嚴格的法規制度,在技術轉化能力方面給予充分支持與幫助,建立一個創新中介發達、企業家精神活躍、創新企業集群十分發達的北京科技創新中心生態環境。“有了方方面面機制的保障,我相信北京在構建科技創新中心的道路上會越走越順暢。”毛大慶信心滿滿。

履職盡責十數載:要有“我將無我”的精神 當好“橋梁紐帶”

毛大慶現在是北京市政協港澳台僑工作顧問,之前也當過十幾年的北京市政協委員,他粗略地算了一下,加起來已經提交了七八十份提案,其中還多次獲得“優秀提案”獎,“提案的數量固然重要,但我更看重質量,很多提案都得到了很好的反饋,也助力著行業的發展。”他說,提案有了積極的反饋,心裡當然高興,目前,北京的垃圾分類已經取得了廣泛的成效,當下也正在積極關注和推動“無廢城市”建設方面的工作。

在毛大慶看來,不論是顧問還是政協委員,責任都非常重大,“建言獻策不是兒戲,每年我會花大量時間,調研要充分、建議要中肯、百姓要滿意,這真不容易。”他認為,自己就是橋梁和紐帶,不斷把百姓、社會需要解決的問題帶到政協會上,提出具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從而推動矛盾的化解、環境的優化,“一定要接地氣,否則就拿不出高質量的提案。”

“顧問、政協委員一定要反映自己熟悉領域的問題,而且還有一點非常重要,不能有私心,不能為一己之私而佔用公器,要有‘我將無我’的精神!”多年的履職讓他感悟頗深,一旦有了私心就會辜負肩上這份沉甸甸的責任與百姓的信任,雖然他有時感覺身體非常疲憊,但是發自心底的欣慰與自豪總是會讓他充滿繼續前行的動力。

(責編:尹星雲、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