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北京文學高峰論壇”致敬經典 暢談面向未來的經典寫作

2020年10月24日16:53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10月22日,作為“北京十月文學月”核心活動之一,由北京市文聯、北京出版集團主辦,北京作家協會、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承辦的“文學的力量——第五屆北京文學高峰論壇”在正陽門下北京坊舉行。

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新聞出版局局長王野霏,北京市文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陳寧,北京市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劉開陽,北京出版集團總經理、十月文學院院長曲仲等相關領導,陳建功、曹文軒、賀紹俊、李洱、張清華、寧肯、陳福民、石一楓、付秀瑩、劉大先等知名作家、評論家出席活動。與會嘉賓圍繞“文脈綿長,文學高峰的經典回顧”“交相輝映,群星璀璨的北京文學”“繼往開來,面向未來的經典寫作”三個主題進行深入探討,旨在致敬經典,繼往開來,共同感受文學的力量,打造新時代北京作家群像,推動新時代北京文學創作新的高峰。論壇由著名評論家,北京作協理事,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魯迅文學獎獲得者賀紹俊主持。

文脈綿長,文學高峰的經典回顧

古往今來,世界各民族無不例外受到各個歷史階段產生的文藝精品和文藝巨匠的深刻影響。在每一個歷史時期,中華民族都留下了無數不朽作品。從詩經、楚辭、漢賦到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等,共同鑄就了燦爛的中國文學歷史星河,為中華民族文化傳承提供了寶貴的資源財富。

著名作家,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北京作協副主席、中國作協全委,國際安徒生獎獲得者曹文軒借汪曾祺先生的創作手法,從風俗畫描繪、“哀而不傷”的美學觀、秀美感、敘事態度等方面,提出自己對“古代文學對當代文學的滋養”的理解。他還提出,作為受到幾千年文學傳統滋養的中國當代作家,有責任與世界各民族的作家一起,為人類創造最優秀的精神財富,並且應當通過自己文學的優質,對國際文化發生影響。

著名作家,中國現代文學館副館長、茅盾文學獎獲得者李洱以《紅樓夢》從被認為“價值不高”到逐漸得到承認,成為經典作品這一現象作為切入點,與西方經典文學作品進行比較,深入解讀《紅樓夢》經典化過程。他認為,“經典的傳承,其實是在不斷創造的過程中。中國和西方的文化交流,要立足於對世界文化更廣博的了解與認知,才能讓我們經典的內在價值不斷煥發出來。”

著名評論家,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國際寫作中心執行主任張清華從詩經中的《鄭風·野有蔓草》開始談起,闡述了中國傳統文學對現代以來詩歌的影響。他提到,現代詩人李金發、戴望舒等人的作品中出現了傳統意趣的回潮,在余光中、鄭愁予等詩人的詩歌中,也有傳統元素在主題、意境、詞語、情趣、技法等方面的大量出現。在當代詩人中,像歐陽江河、西川、張棗等,都以對話互文、嵌入、衍生等方式和傳統詩歌之間進行大量互動式的寫作。

交相輝映,群星璀璨的北京文學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作為新中國文學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七十年來北京文學創作一路走來碩果累累,星光熠熠,一大批作家、作品在不同時期閃耀中國文壇,引領風氣之先,推動文學發展。

著名作家,中國作協副主席陳建功通過一系列生動、具體的事例,重溫了20世紀80年代北京文壇群星燦爛的盛況和北京作家們創作、交流活躍繁榮的景象。他總結,北京文學的繁榮,是依靠作家群體對時代新的感知、新的發現和新的挑戰,王蒙、劉心武、汪曾祺、張潔等作家遵從黨中央“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針,在實踐中不斷追求作品的文學價值。同時,這種繁茂叢生的景象,以及北京作家敢於呈現個性、發時代先聲的創作風氣和濃厚的文學氛圍,與北京市各級領導的支持是分不開的。

著名作家,北京作協副主席,魯迅文學獎獲得者寧肯談到,站在世界文學版圖的視角,自18世紀以來,歐洲文學、俄羅斯文學、美國文學、拉美文學漸次崛起,來到中國以大國姿態與世界緊密聯系的當下,中國文學已經成為又一個大的世界文學板塊隆起。在這個過程中,北京作家群表現突出,《十月》《當代》《人民文學》《北京文學》等北京文學陣地吸納了全國的文學力量。他認為:“北京已經到了以‘文學之都’對它命名的時候。”

著名評論家,北京作協理事、簽約作家陳福民呼應了陳建功和寧肯的觀點。他談到,世界發生巨大新變的當下,我們應在“世界之都”的意義上理解今天中國北京的文化和文學地位。擁有飽滿、豐富、極具“反道統”民間生命力的文學資源和精神傳統,是北京特別偉大的地方。而在“胡同”“小吃”這些傳統文化符號之外,如何提煉出新時代下與北京精神傳統既相關聯又有提升的新的文化元素,鉤沉出一個新的北京,是擺在當下作家和文化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務。

繼往開來,面向未來的經典寫作

文學是一個時代理想與激情的記錄和輝映,是照亮人生、關照人生的價值和力量。著眼當下,北京文學不僅僅是一個地方概念,而是作為引領中國文學版圖崛起的旗幟,成為整個世界文明發展進程中的坐標。

《當代》雜志社編輯,北京作協理事、簽約作家,魯迅文學獎獲得者石一楓分享了自己對前輩作家老舍先生的《二馬》,陳建功老師的《找樂》等作品重讀感悟。他談到,“我們今天的寫作,既是得益於過去文學大家的匯集和滋養,同時又是對未來北京文學的鋪墊和培育。北京這座城市是開放與包容的,需要我們用自己生命的感知去深植其中,書寫這個城市的所見、所聞、所感。”

《中國作家》副主編,北京作協簽約作家付秀瑩談到,“作為70后作家,深感責任重大。如何傳承,如何在傳統中突破,樹立自我的一種寫作身份的確認,對於我們這代人來說都是一個新命題。”她還表示,作為新時代作家,將在北京這片沃土上不斷地扎根生活、精耕細作,不斷用自己的作品詮釋這座城市在時代的大潮當中具有的精神,講好北京故事,講好中國故事。

青年評論家,中國社科院研究員,《民族文學研究》副主編,魯迅文學獎獲得者劉大先從現實主義的經典化談起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文學具有強大的精神力量和持久思想價值,具有文化傳承的功能。我們既要立足於具體的時代與社會,在批判繼承中外古今文學經典的基礎上,作出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萃取我們時代的故事、形象、價值,展現中國文學對世界文學的貢獻。

(責編:鮑聰穎、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