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5隻銀行理財產品 今年提前終止合約

2020年10月22日08:01  來源:北京青年報
 
原標題:785隻銀行理財產品 今年提前終止合約

  數據顯示,從2018年初到2020年10月20日,共有1618款銀行理財產品提前終止,其中,僅2020年,就有785款產品提前終止合約,涉及多家商業銀行。業內人士認為,銀行提前終止部分理財產品,有兩個主要原因,一是遵從資管新規的要求,二是迫於資金成本的壓力。

  以工行一款產品為例,7月29日,2018-8期“安享長盈”工銀財富客戶專屬理財產品被提前終止。這款產品於2018年3月發行,期限長達5年,原到期時間為2023年3月8日,但工行發布了提前終止公告,產品到期日提前到2020年7月29日,產品期限由1829天變為877天。值得注意的是,該產品成立以來年化收益率高達6.1%,而現在很多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都不到4%。據了解,今年以來被提前終止的理財產品都跟這款產品一樣,收益率比目前的市場平均水平高出一大截。

  據悉,2018年4月,央行發布《關於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即資管新規。其中明確要求,銀行理財要打破剛性兌付,破除多層嵌套與禁止資金池模式,實現淨值化轉型,保本型等違規理財產品必須退出。

  工行有關負責人此前表示,資管新規發布以來,該行推動落實理財業務經營整改。對部分不符合新規要求且難以整改的產品予以提前終止,也是這項工作的一部分。

  今年以來,銀行普遍開始加快清退非淨值型理財產品。截至2020年6月末,淨值型銀行理財產品存續規模約為13.24萬億元,同比增長67%,佔全部理財產品存續余額的53.82%,銀行理財產品淨值化轉型進度過半。

  除了資管新規的要求,資金成本也是銀行考慮的重要因素。普益標准研究員於康指出,存續老產品定價較高,該部分產品大多仍存在“剛性兌付”現象,而當前市場利率維持較低水平,新增投資品收益下行,容易出現成本與收益倒挂的現象。出於資金成本控制考慮,部分銀行適時採取了終止高收益產品運作方案。

  對於銀行單方面提前終止理財產品是否合法合規,業內人士表示,這要看理財產品說明書裡是否對產品提前終止有相關約定。比如,工行上述產品就規定,“為保護客戶利益,工商銀行可根據市場變化情況提前終止本產品。除本說明書第七條約定的可提前贖回的情形外,客戶不得提前終止本產品。”事實上,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絕大多數都有類似條款。

  文/本報記者 程婕

(責編:池夢蕊、鮑聰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