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萬家創業服務企業、2萬天使投資人、670多家創投機構聚集

北京釋放“雙創”力量 新經濟發展“活力”旺

2020年10月16日08:36  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20萬家創業服務企業、2萬天使投資人、670多家創投機構聚集

  本報記者 孫奇茹

  隨著代表各方創新創業力量的嘉賓按下啟動鍵,充滿科技感的兩條機械臂穩穩將彩色積木拼出了象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眾”字(如右圖)。昨天下午,2020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正式開幕,北京分會場暨中關村創新創業季活動同時啟動。

  光量子計算機等一批前沿“硬科技”成果比肩全球,雙創示范基地佔全國1/6,每日新設科技型企業從5年前的110家增長到250家,獨角獸企業數量從2015年的40家增長到93家,電子信息制造業在疫情影響下仍實現兩位數增速……北京雙創已實現了“從局部到整體、從現象到機制”的跨越,成為北京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的重要載體,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和結構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穩定和擴大就業的重要支撐。

  技術突破“沖力”強

  戴上一頂頂搭載了腦信號監測設備的智能頭盔,在建筑工地、深井礦業等環境中作業的每位工人大腦疲勞狀態如何、注意力是否集中、是否存在安全生產隱患,就能在后台實時監測。意念打字、腦控打游戲、腦控監測精神健康……總部位於海澱中關村西區的腦陸科技,正將科幻電影中關於“腦機接口”的炫酷場景帶進現實。

  明年春夏,腦陸科技提供精神健康篩查的相關設備有望獲得國家二類醫療器械批復。屆時,在體檢中心、診所、養老社區,隻需要戴上便攜的腦電設備,人們三五分鐘就能獲得對自己大腦健康、精神健康的量化篩查指標結果。

  世界上第一台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光量子計算機、全國首款全球領先的嵌入式人工智能“中國芯”、百濟神州抗腫瘤新藥被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授予突破性療法認定……近幾年來,北京在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和醫藥健康等多個“硬科技”領域涌現了一系列比肩全球、領先全國的突破性創新成果。

  科技創新“濃度”高

  “北京聚集著清華、中科院等頂尖高校和科研機構,還有協和醫院、301醫院、宣武醫院等一流醫院,在全國乃至更大范圍內擁有無可比擬的科研優勢,這是我們選擇在北京創業的重要因素之一。”腦陸科技合伙人吳寒峰說。

  另一個吸引他們的重要因素,是北京極高的創新“濃度”。在北京,人工智能、集成電路、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密集,而這些領域正孕育著與腦陸科技有巨大合作潛力的優秀企業。

  以中關村科學城為例,其已實現全產業鏈覆蓋的人工智能產業集群,擁有35家人工智能上市企業,企業數量、研發費用和營業收入在北京佔比均超六成。

  不斷壯大的雙創隊伍為“北京創造”奠定了堅實的發展基礎。2015年至2019年期間,北京市累計新增科技型企業超過35萬家。每日新設科技型企業數量從2015年的110家增長至2019年的超過250家,實現翻番。獨角獸企業數量從2015年的40家增長至2019年的93家,企業數量和整體估值均實現翻番。

  高濃度創新與高質量發展相伴而行。作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主平台,“三城一區”建設全面提速,集聚了全市5成的科技型企業,貢獻了全市3成的生產總值、6成的科技成果獎項。

  新經濟發展“活力”旺

  五年前,首屆全國“雙創周”主會場落地北京,眾多雙創小苗不斷萌生抽芽、成長壯大。五年后,當年的小苗們已經長成行業巨頭和領跑者。站在雙創周北京分會場啟動儀式舞台上的優秀創業者代表侯建彬所創立的作業幫就是其中的一員。

  創新引領創業,創業帶動就業。成就創業夢想的同時,雙創正不斷激發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成為經濟增長、促進就業的強勁動力。今年春季伊始,不少行業、崗位因疫情而遭受沖擊,作業幫宣布向社會開放超過1萬個就業崗位。在作業幫平台上活躍的“在線學習服務師”們,在今年7月躋身人社部發布的九大新職業。

  在北京,新經濟發展的“活力”持續增強,以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新服務為特征的新經濟蓬勃發展,促進產業結構加快轉變,高精尖產業加快發展。圍繞數字經濟發展趨勢,特別是疫情帶來的新變化新機遇,《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數字經濟引領發展行動計劃(2020—2022年)》昨天發布。根據行動計劃,北京將培育工業互聯網、新零售、智慧教育等十大重點發力的新業態,到2022年,中關村示范區數字經濟企業總收入規模超過4.6萬億元,年均增速不低於15%。

  市發改委數據顯示,本市已匯聚約20萬家創業服務企業、2萬天使投資人、670多家創投機構、近500家各類眾創平台,雙創示范基地佔全國1/6﹔每日新設科技型企業250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累計2.5萬家、獨角獸企業93家,較“十二五”末均實現翻番。本報記者 饒強攝

(責編:鮑聰穎、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