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愛牙日:牙醫的信條,沒有逆時間

2020年09月19日08:14  來源:央視網
 
原標題:全國愛牙日:牙醫的信條,沒有逆時間

北京,朝陽門外大街吉慶裡,毋庸置疑的黃金地帶,談笑有人尖兒,往來無白丁。人們從高聳的樓宇間穿行而過,早已習慣了“對此欲倒”的壓迫感。抬頭看看天,一場無名陣雨洗過的藍天透著水晶的質感。

“很多人都不知道這裡‘藏’了一間公立醫院的牙科門診。”在段成鋼看來,22年的醫療資歷並不算長,他心目中對標的榜樣都是40、50年起步的。2017年,44歲的段成鋼接手北京大學口腔醫院第五門診部 成為了五個分部中最年輕的門診主任。

祖籍遼寧,山西長大,天津讀醫,海南入行,北京立業——成長為一名成熟的牙醫需要一個時間淬煉的過程,短則三五年,長則十多年,段成鋼從醫的初心源自他對“醫生”這個職業的敬畏與熱愛。“論收入,其實在海南的待遇也不錯,但做醫生不能故步自封。我想學更多的知識,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然后為病人解決更多的問題。”

寫字樓裡的門診門面不大,內裡卻曲徑通幽,別有乾坤。分診台、診室、材料室、手術室、兒童治療室……五臟俱全,井然有序。見到段成鋼的時候,他剛好接診了一位轉診過來的患者。“因為之前的牙髓治療中給她遺漏了一根根管,導致她的咬合一直不舒服。”

盡管每個人都有牙齒,但人們對牙齒的精密性往往一無所知。疫情耽誤了這位轉診而來的患者,症狀因為“忍耐”反而加重了。對治療方案進行簡短溝通后,患者躺在牙椅上,助手擺出大大小小各類器械,段成鋼也穿好醫護服,戴好醫用手套,一個“復雜根管治療術”開始了。

 

清理、消炎、開髓,人類的根管細小難尋,段成鋼不得不借助於顯微鏡和精密的器械。顯微鏡放大了牙齒內部細節,但尋找遺漏的根管依然耗費眼力。“一般常規治療是3個根管,很多治療不會再做第4個。在顯微鏡下,我們發現有90%的人都會有第4個根管。”

用時40分鐘,一個醫者的專注和耐心凝結在每一秒裡。“我的專業是牙體牙髓,但在基層門診部我們更需要的是一專多能的醫生。”摘下口罩,我們看到一張清雋的面孔,帶著職業性的禮貌。“老百姓所說的口腔診療大致分有五部分:拔、補、鑲、種,還有牙周。作為一名綜合診療的醫生來說都要有所了解和掌握。”

專業的成就感來自於“別人處理不了的,你能處理”。有一次,從天津轉診來一位患者,在治療時有斷針遺留在牙內,卻無人能取出。“都知道我這邊做得好,然后給我打電話,就轉到我這裡。”20多分鐘,段成鋼手到針除,連導師和同門都紛紛點贊,“就是通過別人來表揚你這個特別有成就感。”

“牙齒很重要。”在“牙洞”的隧道裡,時間是不可逆的,“所以現在牙齒健康的一個指標是8020,即你80歲的時候還有20顆自己的牙。”全國愛牙日就要到了,你能做到嗎?(記者:張莉 王偉)

(責編:池夢蕊、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