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籌辦冬奧契機 延慶不斷提升城市品質

2020年09月14日08:11  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借籌辦冬奧契機,延慶不斷提升城市品質,創建全國文明城區——

長城腳下、媯水河畔,從2015年到2020年,京北小城延慶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區已近六載。

六年裡,延慶成功舉辦世園會、全力籌辦冬奧會,城市建設從大街小巷到老舊小區,從織就畫卷到精細針腳,從皮膚骨骼到細胞血管,肇始於著眼城市面貌的“面子”,延慶的繡花功夫已然深入到了城市“裡子”。

全區無旱廁、失管樓找到新管家、市民出門500米有休閑綠地、城市管理網格精細化、廣袤農村對標“城市標准”……一個一個更新、一項一項做細、一條一條疏通,山清水秀、城美街靚、秩序井然、風貌文明的精美宜居畫卷已然織就,延慶正在用文明城市贏取無限未來。

繡花功夫由表及裡

要成為全國文明城市,不是“大面兒過得去”,這座城市的生活環境、治理方式、社會秩序、公共服務、精神風貌等方方面面都要達到標准,這就要求城市治理必做於細。

創城每三年為一輪,延慶創城始於2015年,至今將近兩輪。從扮靚大街小巷到補齊城市短板,延慶的繡花功夫漸次深入。

近日,記者來到延慶城區東南角的日上市場,這裡是延慶人民的菜籃子和米袋子,也是延慶農副產品的大型集散中心。步入其中,瀝青地面整潔干淨,停車場車輛有序進出,水產副食廳、百貨廳、蔬菜批發廳等有條不紊。

然而,在四個月之前,日上市場全然是另一番模樣,“環境臟亂、路面坑坑窪窪、停車橫七豎八,攤位都沒法歸置。”攤主李師傅說。今年4月以來,延慶區相關部門對日上市場啟動全面整治,鋪設路面、施劃停車位、引入保潔、建立經營獎懲制度……一系列措施下,市場全面煥新。

“一個市場、一條街、一個背街小巷,相對延慶整座城市來說都不大,但隻有下繡花功夫,把控細節、做出精品,才能讓整座城市精致美麗。”延慶區創城辦相關負責人說。

於細微之處見精神。創城六年來,延慶區像這樣的微更新還有很多:積極推進廁所革命,實現全區無旱廁,獲評國家衛生區﹔市民出門500米有休閑綠地,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整治114條背街小巷,讓背街小巷成為有綠蔭處、有鳥鳴聲、有文化味的舒適公共空間。

精耕細作到百姓心坎

創城不光是城市風貌的文明,更是深得人心、眾人共享的美好。穿過街面,走進小區,創城作細在了與居民日常息息相關的老舊小區上,落實在了老百姓的心坎裡。

過去是道路坑窪、雜物遍地,如今是裡外一新、清新怡然。“我們老居民也住上了‘新’小區,這是創城帶來的大實惠!”賀梅華不住夸贊。

賀梅華所住的火車站小區位於延慶區香水園街道,毗鄰大秦鐵路延慶北站西側,由於歷史原因,建成30多年來,長期處於無物業的失管狀態。

今年6月1日,延慶區香水園街道8名黨員先鋒隊組成專班,投身到火車站小區治理提升中。18天時間裡,綠化、美化、亮化、硬化、淨化等多個工程在火車站小區齊頭並進,30年老舊小區全然煥發了新模樣。

更讓大家欣慰的是,小區還成立了延慶區首個物業管理委員會,並建立了一系列長效機制。以后,火車站小區再也不是沒人管的“孤兒樓”,而是共建共治共享的文明樓院。

實際上,像火車站小區這樣的失管老樓在延慶區共有173棟,為了從根兒上解決老樓失管問題,一年多來延慶區將173棟自管樓全部完成移交屬地管理,明確管理權屬,為它們紛紛找到了“新管家”,惠及居民1.8萬人。

文明風尚由城及村

延慶地處京北,下轄街道3個、鄉鎮達15個。近年來,延慶15個鄉鎮對標“城市標准”,同樣下起了繡花功夫。

清晨,陽光洒向海陀山下、張山營鎮后黑龍廟村,端著簸箕、拎著一袋子啤酒瓶,村民老薛直奔家門口的垃圾桶。把簸箕裡的菜葉子、西瓜皮、蘋果核一股腦兒投進綠色垃圾桶,把啤酒瓶挨個放進灰色垃圾桶后,老薛又把裝啤酒瓶的塑料袋投入藍色垃圾桶。

不同垃圾桶裝不同類別的垃圾,精准分類、定向投放,老薛家的垃圾分類搞得和城裡人一樣規范。巷子裡轉一轉,村裡家家戶戶大門口都是這光景。

不光垃圾分類,村容村貌、旱廁改造、文明引導……村庄變化日新月異。2018年,后黑龍廟村獲評本市首批美麗鄉村重點建設村,2019年成為延慶區鄉村振興項目示范村,以文化人、成風化俗,文明風尚已經吹遍了延慶的上百村庄。

群眾滿意度是最好的試金石,根據調研數據,延慶創建文明城區六年來,群眾滿意率從最初的61.87%,上升到2019年的97.27%。

以繡花功夫做事,積跬步至千裡。眼下,延慶區正在不懈努力讓全體延慶人共享發展成果,用高質量發展迎接2022北京冬奧會,迎來新的篇章。本報記者 李瑤

(責編:尹星雲、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