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時空“直面”紫禁城往事雲煙

2020年09月11日07:29  來源:北京青年報
 
原標題:穿越時空“直面”紫禁城往事雲煙

  琉璃走獸——行什(清康熙)

  9月10日,“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覽在故宮博物院午門正式開幕。

  2020年適逢紫禁城建成六百年,故宮博物院推出此次大展,由三大主題、18個歷史節點介紹紫禁城的規劃、布局、建筑、宮廷生活,以及建筑營繕與保護的概況,方便觀眾理解貫穿於紫禁城“時”“空”的歷史文化,感受宮殿建筑技術與藝術完美結合的最高境界,感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

  紫禁城始建於明朝永樂四年(1406年),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紫禁城建筑繼承唐宋規制,與城市功能、山水形勢有機結合,是中國古代城市建設和宮殿營造思想的集中體現。

  在紫禁城六百年的傳承中,將“天人之際”“禮樂復合”的中國文化思想一以貫之地發揚光大,既體現出強烈的民族融合,亦有西學東漸的文化特質,是“有容乃大”文化胸懷的實物例証,是中華民族當之無愧的“大成之城”。

  宮殿建筑是中國古代建筑史中最輝煌的篇章,歷來是中國古代營造的重點所在。紫禁城更是宮殿建筑發展的集大成者,不僅代表了當時建筑技術與藝術的最高水准,其巍峨壯麗的建筑群亦成為國家政權神聖庄嚴的象征。

  此次展覽使用了午門區域的西雁翅樓、正樓及東雁翅樓三個展廳。參觀由午門西馬道進入,東馬道離開,展線全長256米,展出文物及史料照片共計450余件。展覽緊扣“時間”這一主題,以四季變化的景象為背景,使觀眾在參觀展覽的過程中感受到故宮不同季節不同景象變化的美感。

  西雁翅樓展廳主題為“宮城一體”,空間色彩採用米白色,凸顯明代石質構件立體效果,配合大量圖版說明及書畫展品,講述明代宮城建設理念及建筑工程技巧。通過“1406年·永樂營北京”、“1420年·紫禁城建成”、“1535年·欽安殿奉道”3個歷史節點,講述了北京皇宮營建的序幕、告竣和明代紫禁城內布局的改變。

  午門正樓展廳主題為“有容乃大”,空間色彩採用紅色,烘托出清代紫禁城宮殿建筑及內檐裝飾的華麗與精美,同時講述清代各個時期紫禁城建筑格局與風格的變化。通過“1655年·改建坤寧宮”、“1723年·入主養心殿”、“1859年·連通長春宮”、“1902年·重建武英殿”、“1909年·探秘靈沼軒”等8個歷史節點,講述了清代十位皇帝為滿足其理政、寢居等功能的需求,在不改變總體布局的基礎上重修或重建,形成今日紫禁城的基本格局。展出文物體現了中國古代多民族文化融合和勞動人民的智慧。

  東雁翅樓展廳主題為“生生不息”,空間色彩採用綠色,意在表示故宮博物院成立后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發展景象。通過“1914年·初開紫禁城”、“1933年·戰時護古物”、“1949年·重整修繕隊”、“2002年·大修百年計”等7個歷史節點,講述了昔日皇宮成為博物院后發生的故宮文物南遷、中軸線建筑測繪等事件。大量的老照片影像、史料檔案以及實物展品,呈現了故宮博物院自成立以來各方面的工作成果以及發展過程。

  此次午門展廳相當於參觀紫禁城的“序言”廳,希望通過展覽使觀眾更深入全面地理解曾經的紫禁城、今日之故宮承載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共同見証屬於中華民族新時代的到來。

  展覽於9月10日正式向公眾開放,11月15日結束。本次展覽不單獨售票,憑故宮博物院門票進院后可免費參觀。

  文/本報記者 王岩 攝影/本報記者 王曉溪

(責編:董兆瑞、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