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民生改善 首都功能核心區將構建優質均衡的公共服務體系

2020年08月31日15:09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人民網北京8月31日電(董兆瑞) 近日,《首都功能核心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2018年-2035年)》正式公布。《首都功能核心區控規》突出民生改善,圍繞“七有”“五性”要求,積極回應人民群眾關切的就業、教育、醫療、養老、住房、交通、環境等問題,構建優質均衡的公共服務體系,創建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的首善之區。

規劃通過構建優質均衡的公共服務體系,加強精治共治法治,促進各類公共服務設施分時共享、內外聯動,完善“社區—街區—街道”三級公共服務生活圈,優化公共服務設施配置標准,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讓人民群眾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幼有所育、弱有所扶,滿足人民群眾對便利性、宜居性、多樣性、公正性和安全性的需要,將核心區建設成為人居環境一流的首善之區。

教育: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教育體系

在教育方面,規劃全面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多種途徑推動基礎教育資源的布局優化和品質提升。通過加強資源整合與精細化設計,在有限空間內建成高品質、有特色的基礎教育設施。

加強托幼和小學教育資源的補充,通過品牌示范校、集團校建設,發揮優質教育資源的引領帶動作用,實現全市教育質量整體提升和均衡發展,使群眾能夠就近享受高水平的教育服務。同時,鼓勵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設施融合,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教育體系,加強課外教育、社區教育設施建設力度,滿足不同人群接受繼續教育的多種需求。

到2035年,基礎教育設施千人用地面積不低於2218平方米。

醫療:優先提升醫療資源薄弱區域的配置水平

加強醫療衛生資源優化配置,推進分級診療,構建功能健全、布局均衡、服務完善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提升疫情監測預警能力,提高應對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優先提升醫療資源薄弱區域的配置水平,重點提升急救、康復護理服務資源配置,完善院前醫療急救服務體系和網絡建設,堅持預防為主,預防為先,提高傳染病監測和處置能力,強化應急救援能力。

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加強設施標准化建設與均衡化布局,加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實現基層首診、分級診療,筑牢基層公共衛生“網底”。針對群眾的個性化需求,完善專科醫院網絡建設和特色服務,加強婦幼保健機構標准化建設和規范化管理,開展特色中醫醫療服務,傳承和弘揚中醫藥文化。

夯實公共衛生基層基礎,強化街道公共衛生職責,把公共衛生服務管理納入街區的社區治理體系。發揮社區公共衛生委員會作用,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用好社會力量,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助力健康北京建設。

到2035年,千人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達到14.6張左右,基層醫療衛生機構15分鐘步行可達基本全覆蓋。

養老:社區養老服務驛站10分鐘步行可達

規劃堅持“老、殘、兒”一體化建設的原則,構建多元統籌、醫養結合的社會福利體系,實現老有所養、弱有所扶。

完善居家為老服務床位配置標准與配套政策,逐步形成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方式,加快推進住宅適老化改造和居家為老服務申請機制建設,讓群眾在家就能享受高品質的為老服務。

創新養老福利設施建設模式,建設復合型養老福利設施。鼓勵養老機構、殘疾人福利設施與各級醫療衛生機構等臨近或合並設置,實現醫養結合﹔鼓勵利用騰退或共享空間資源補充福利設施,實現設施的共建共享。

到2035年,千人居家為老服務床位與機構養老床位數達到10.4張左右,社區養老服務驛站10分鐘步行可達基本全覆蓋。

住房:建立平房區可持續的維護更新機制

有序推進平房區申請式改善,完善平房院落儲藏、廚房、衛浴、採光、晾晒、停車、綠化等功能,提高基礎設施現代化水平。結合雨兒胡同、菜西的實踐經驗,鼓勵居民採用自願登記方式改善居住條件,探索完善“共生院”模式,在延續街區歷史記憶的基礎上,引導功能有機更替、居民和諧共處,逐步建立平房區可持續的維護更新機制,讓老胡同的居民過上現代生活,提升居民的歸屬感和文化自豪感。

分類推進老舊小區綜合整治,逐步完善老舊小區人居環境整治菜單,實現老舊小區申請制、訂單制改造。發揮基層組織的作用,充分征集群眾意見,創新工作方法,完善居民改造需求表達與反饋機制,提高人民群眾的滿意度,實現居住環境的有機更新。探索多元化資金支持模式,明晰政策清單,做到政策捆綁、資金統籌,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加快老舊小區綜合整治推進步伐。

實施好物業管理條例,推動物業管理與基層社會治理深度融合,探索符合平房區實際情況的物業服務模式,逐步完善老舊小區環境與設施維護管理的長效機制。

出行:提升步行與騎行體驗 降低小客車出行依賴性

加強街道空間整體設計,統籌安排各類街道設施,結合道路斷面優化,強化交通空間的無障礙設計、全齡友好設計和場所營造設計﹔結合社區服務設施、沿街外擺空間、異型交叉口及轉角廣場,營造魅力交往場所﹔加大行人、自行車路權保障,依托濱水空間與綠化空間拓展健步悅騎空間,提升步行與騎行體驗,改善出行環境。

推進安寧交通建設,最大限度降低小汽車交通對居住區、學校、醫院等區域的噪聲干擾或安全影響,鼓勵綠色出行,提升宜居水平,讓老城慢下來、靜下來,讓胡同逐漸回歸成為有綠蔭處、有鳥鳴聲、有老北京味的清淨、舒適的公共空間。

加強地面公交與軌道交通服務的整合,推動公共交通體系改革,通過改善軌道交通接駁環境、優化地面公交線網和促進交通場站復合利用,提供可選擇、可競爭、可替代小客車方式的優質公共交通服務。

加強停車治理調控,充分吸收王府井周邊七條胡同打造交通安寧友好街區的優秀經驗,有序緩解停車矛盾,多措並舉解決好停車問題。近期加強停車治理、挖掘停車潛力、適度供給停車設施,實現停車入位、停車付費。遠期進一步提升公共交通服務水平,引導綠色出行,降低小客車出行依賴性。

環境:人均公共綠色空間面積提升至8平方米

擴大公共綠色空間規模,提升游憩功能與空間品質。提升完善林蔭路、林蔭景觀街、林蔭漫步道三級林蔭街巷的連續性與舒適性,串聯濱水空間、公園綠地、歷史名園與各類歷史文化節點,形成綠蔭完整覆蓋、空間尺度宜人、安全有序的連續步行空間,結合植籬、花壇、花架與休閑設施的設置,營造環境優美的街巷景觀,提升市民出行的綠色獲得感。

借鑒廣陽谷、新中街城市森林的建設經驗,加強留白增綠,提高各級公園綠地、小微綠地和附屬綠地規模和品質,多途徑提高綠地的開放度,合理增加游憩設施,促進公共綠色空間復合利用。

保護與延續老城大樹遮蔭的景觀效果,加強綠化景觀精細化建設,豐富綠化形式。鼓勵居民參與綠化建設與維護,提升公眾綠色獲得感。到2035年人均公共綠色空間面積提升至8平方米,逐步提高綠化覆蓋率。

生活服務:建設多層次、全覆蓋的生活性服務業網絡

以便民、利民為出發點,構建便利規范的生活性服務業體系。

完善社區生活性服務網點布局,補足織密基層商業網點,形成多層次、全覆蓋的服務網絡,讓居民的日常生活消費更加便捷。提高服務類型的多樣性和適應性,調整業態結構,滿足居民對生活性服務業多樣性、便利性的消費需求。

注重保留和提升帶有社區記憶的老店,規范提升現有設施,因地制宜增補菜場、便利店等便民服務設施。加強監督引導,促進生活性服務業規范化、便利化、連鎖化、品牌化、特色化、智能化運營。

文化:加強歷史文化資源的保護展示和統籌利用

構建供給豐富、保障有力、魅力多元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全面提升大中型公共文化服務設施服務水平,統籌推進街道綜合文化活動中心和社區綜合文化室建設,重點優化文化設施空間環境品質,豐富文化內涵,擴大文化影響力與吸引力。

多途徑提升文化產品和服務,探索基層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多樣化、特色化建設,滿足群眾多層次、個性化文化需求。加強歷史文化資源的保護展示和統籌利用,提升區域公共服務設施水平和公共空間品質,鼓勵文物保護單位及歷史建筑承擔公共文化功能,促進文化傳承。

到2035年,公共文化服務設施15分鐘步行可達基本全覆蓋,人均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筑面積提升至0.41平方米。

全民健身:鼓勵利用老廠房、舊市場等建設體育設施

構建活力多彩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

提升大型體育設施服務水平,兼顧群眾體育與全民健身的需求。同時,建設類型豐富、全面覆蓋的中小型體育設施與場地,為居民提供便捷、多樣的健康生活服務。

鼓勵利用疏解騰退空間優先補足體育設施短板,促進體育設施與其他公共服務設施共建共享,鼓勵利用老廠房、舊市場、地下空間等建設體育設施﹔鼓勵企事業單位體育設施對外開放﹔鼓勵做好與公園綠地、濱水空間及其他開敞空間的兼容設置,加大設施開放與資源共享力度,整體提升全民健身設施的覆蓋面和服務水平。

到2035年,人均公共體育用地面積提升至0.54平方米以上,全民健身設施15分鐘步行可達基本全覆蓋。

基礎設施:重點改善平房區環境衛生條件

建設精品市政,加強水、電、氣、熱市政設施保障能力,更新改造老舊隱患管線,提升市政管網運行的安全性。

堅持融合發展理念,建設友好型市政基礎設施,強化市政專業整合、用地功能復合和空間環境融合,逐步引導市政設施隱形化、地下化、景觀化,保持景觀環境的優美、安全。

推進廁所革命,重點改善平房區環境衛生條件,讓平房區的居民更加舒適、便利。實施好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減量化、清潔化、資源化、無害化為目標打造垃圾分類示范區,完善垃圾分類收運設施,增強居民垃圾分類意識,促進習慣養成,實現垃圾分類全覆蓋,建設文明城區。

應急防護:加強老城豎向管控 完善防洪排澇設施

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增強政治意識,堅持底線思維,做到平戰結合,筑起堅固的國家安全屏障。

建立公共安全隱患排查和安全預防控制體系,構建統一指揮、專常兼備、反應靈敏、上下聯動的應急管理體制,優化應急管理能力體系建設,提高防災減災救災能力。

加強老城豎向管控,維持雨水地表自然行泄通道,開展海綿城市建設,完善防洪排澇設施,提升系統防澇能力,減少內澇風險。

建設韌性城市,堅持平戰結合,統籌好應急救災物資的運輸和儲備,建設應急救災物資儲備庫,完善大型公共設施平疫轉換預案,提高城市安全保障能力。

(責編:董兆瑞、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