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奧場館:綠色理念 智慧建造

2020年08月13日10:00  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冬奧場館:綠色理念 智慧建造

  本報記者 任珊

  5年前的7月31日,北京獲得了2022年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舉辦權。自此,北京成為歷史上首個“雙奧之城”。從鳴槍起跑,到全面推進,再到攻堅突破,新建場館從無到有,改造場館實現“華麗轉身”,北京多個場館還升格為“雙奧場館”,具備冬夏項目場地雙轉向能力。

  今年,國家速滑館22條“冰絲帶”將在北京奧林匹克公園飛舞﹔國家雪車雪橇中心1.9公裡的“巨龍”蓄勢待發。到年底,北京賽區和延慶賽區將全面具備辦賽條件,這座“雙奧之城”正在努力交上一份滿意的冬奧建設答卷。

  新建8個場館 藍圖正在變為現實

  時鐘撥回3年多前。

  2017年2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北京時強調:“著眼精彩、非凡、卓越,籌辦好北京冬奧會。”“向祖國人民、向國際社會交上一份滿意答卷。”

  2017年3月31日,市委書記蔡奇下達北京冬奧建設“開工令”。北京冬奧建設以“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錯,一天也誤不起”的昂揚精神,全面有序地向前推進。

  2022年北京冬奧會分為北京、延慶和張家口三個賽區。北京市負責籌建的北京賽區和延慶賽區冬奧工程,新建場館8項、改造場館7項、臨建場館2項,相關配套基礎設施31項。

  如今,站在北五環林萃路的東南方向遠眺,便可望見一個馬鞍形屋面建筑,這便是被稱為“冰絲帶”的國家速滑館。建成后,它將與國家體育場“鳥巢”、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一起,共同組成北京這座世界首個“雙奧之城”的標志性建筑群。

  “兩年前我剛來這個項目,這兒剛開完槽,是個大坑。”站在年內即將完工的場館前,北京國家速滑館經營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張紹輝感慨萬千。當時,他隻能一遍遍地對著圖紙想象“絲帶飛舞”的樣子。

  國家速滑館要建國內最大跨度的正交雙向單層橢圓形索網屋面。這個馬鞍形屋面,生根於上千噸的環桁架之上。為了節省工期,屋面環桁架准備實行滑移安裝、平行施工。這種操作方法在全國項目建設中並不多見,張紹輝隻能帶著項目人員“摸著石頭過河”。

  經過多次模擬、演練,最終決定先將南北兩側各約3000噸環桁架吊裝完成,然后東西方向“滑移”,使之“匯合”。環桁架下的液壓千斤頂猶如機器人發力,帶動上千噸的鋼鐵巨龍從東、西兩側向內側的主場館上方平行推移,再與吊裝區的環桁架合為一體。整個過程,張紹輝和項目人員看得“心驚膽戰”,“因為以前沒這麼干過,而且如果失誤,工期又要延誤。”這樣的擔心一直持續了兩個多月。

  經過七百多天的日夜奮戰,張紹輝和同事們成功實現諸多重要節點目標。看著“冰絲帶”離當年圖紙上的樣子越來越近,張紹輝對於冬奧的期待又近了一步。

  相比北京賽區,延慶賽區無疑是從無到有全新建設的。在海拔高達2198米的小海陀山上建場館,難度可想而知。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國家雪車雪橇中心更是填補了國內賽場建設的空白。

  胡高騰是北控京奧建設有限公司工程部的一名土建工程師,主要參與國家高山滑雪中心的競速雪道及附屬建筑工程的工作。2017年2月4日,他第一次來到小海陀山山頂,勘探項目現場。當時,上山的路全是土路,隻有一人寬,背上礦泉水和干糧,借助一根登山杖,胡高騰和同事們花了6個小時,從山坡南面爬到山頂。

  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無可借鑒經驗,胡高騰和同事們就這樣開始了建設。按照之前的雪道設計,要開挖20多萬立方的土石方並運送至山下,但實際操作中才發現,這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此,雪道優化成為擺在面前的一個重要工作。

  海拔高、天氣冷,一些機械降效明顯,胡高騰和同事克服種種困難,一起加班加點,用了45天的時間,做了長度940米的雪道樣板段。2018年9月,國際雪聯專家來現場看到了未來雪道的建設效果,表達了高度認可。

  接下來就是挖孔樁施工。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共7條雪道,其中最大的垂直落差約900米,坡度已經接近70%。“我們‘海陸空’機械全用上了,有的地方機械到不了,還得完全靠人工。”胡高騰說,他們還用上了“人背馬馱”,將建筑材料、食物、水等物資從海拔1300米的山腳下運送到2198米的山頂出發區。騾馬的運力畢竟有限,為此,六驅運輸車、履帶運輸車、貨運索道、直升機齊上陣。

  每天,胡高騰和同事們都要往山頂跑一趟,巡查現場,查看施工進度,處理施工中的問題。一般上午9點上山,帶著泡面和干糧,中午在山上將就一口,下午兩三點再往山下走。山上有時候艷陽高照、風速溫和,突然就刮起大風。進入冬季,山上氣溫接近零下30℃,胡高騰都是套兩件羽絨服,加起來五六件衣服。盡管這樣,依然難以阻擋小海陀的寒風。

  如今,通往山頂的技術道路和索道建成,B1、C、F索道已取得客運索道安全檢驗合格証,附屬建筑工程已完成主體結構施工。不用再徒步爬山,胡高騰反而有點懷念。建設這座賽場的3年多來,胡高騰用腳步“丈量”的距離已經超過幾萬公裡。如今,大家一磚一瓦建造起來的場館已巍然矗立,靜靜等待著第一批運動員的到來。

  市重大項目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像國家速滑館、國家高山滑雪中心這樣的新建場館,北京賽區和延慶賽區還有6個,它們正在成為首都北京的城市新地標。

  新技術、新材料 成就“冬奧速度”

  從冬奧工程開工,到為迎接“相約北京”系列測試賽做好准備,其實,冬奧工程建設期平均隻有2年多時間,北京冬奧建設面對時間緊、任務重、標准高的難關,創造出令人驚嘆的冬奧速度。

  創新,則是“冬奧速度”背后不竭的動力。在近幾年的場館建設中,新技術、新材料、新理念被大量運用。

  雪車雪橇比賽賽道是亞洲第三條、中國第一條高強度雙曲面噴射土成型賽道,長約1.9公裡,由16個角度、傾斜度都不同的彎道組成,其中噴射混凝土施工是賽道建設的主要工藝。在往屆冬奧會上,為了建成高精度賽道,大多舉辦城市高薪聘請外國噴射手進行操作,而在延慶賽區,施工單位卻組建了自己的團隊——屬於中國的首支混凝土噴射“鐵軍”。

  向茂勝正是這支“鐵軍”的帶頭人,他也是最早接觸項目的噴射手。一把噴槍實際噴射時加上混凝土的重量可達60斤,會產生巨大的后坐力,稍有不慎發生堵管人就容易被甩飛,高牆噴射更為危險。每位噴射手都如同運動員一般要經過層層選拔。首先要身形魁梧,以體重壓住噴槍的后坐力﹔其次要體能達標,每段賽道連續十幾個小時的作業都是常事兒。最終,向茂勝和他的20名同事通過了噴射手考核。

  由於交通不便,加上工期緊張,向茂勝和同事們在山上過起了“與世隔絕”的生活,學理論知識,練習實操。噴射手的噴射技巧甚至嚴謹到站位、槍法手勢都會影響到噴射的質量。從6米模塊到11模塊再到認証模塊,“鐵軍”每個人都經歷了幾百次的噴射訓練,近一年的訓練使得21名噴射手考核認証全部通過,包括向茂勝在內的13名持A証噴射手還能進行高牆段噴射,對混凝土均勻度的把控精確到毫米級。也是靠著賽道噴射混凝土材料、制備和成形工藝,建設者創造了4項技術發明,創新11項關鍵技術,取得國際單項組織專家認可。

  橢圓形的國家速滑館是一座索網建筑,屋頂長跨198米,短跨124米,2萬平方米的空間,屋頂重量僅有傳統屋頂的1/4,這個秘訣體現在挂索網上。挂索網,成為項目團隊面臨的一大挑戰,也是工程的關鍵一環。

  “索網結構好比一個網球拍,也是建筑的‘骨架’。”張紹輝打比方。但這個“骨架”的安裝也絕非易事,1000多個“網眼”在保証尺寸精確度的同時還要為屋面板塊的安裝預留條件。

  “穩定索的張拉力大,同步性要求高,每步張拉距離為30毫米。為了保証這樣的精度,每步張拉完成后都要進行距離、張拉力值等數據採集完成,分析安全可靠后再進行下一步張拉,不然前功盡棄了。”張紹輝介紹,由於索網是馬鞍形,所有的網面都不是一個標准的四邊形,1000多個“網眼”都要經過精確的三維掃描。施工團隊測了8000多個點,最終,1080塊各不一樣的屋面板分厘不差地組裝在一起。

  “智慧建造”也在冬奧場館建設上被廣泛應用。以國家速滑館為例,它可以像造汽車一樣,所有“部件”都採用全數字仿真,工廠化預制,現場組裝,建設速度、建設質量成倍提升。

  體制創新和工作方式創新也成為“冬奧速度”強有力的助推器。北京市將冬奧建設行政審批納入“一會三函”審批改革,大幅提高審批時效。由全市19個部門組成工作專班,監察、審計常駐一線,加強事中服務和過程監督,為冬奧建設步入快車道助力。

  綠色辦奧 制冰首用二氧化碳制冷劑

  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在北京冬奧場館建設中,綠色辦奧的理念深入人心,貫穿始終。

  在延慶賽區,為落實綠色辦奧理念,一大批環保專家踏遍青山,用兩年時間為延慶賽區制定出54項環保考核指標。所有施工面的原狀土全部細致剝離收納,待完工后原貌修復,確保土壤不因建設而流失,生態不因施工而改變。

  為了建設高山雪道,延慶賽區移出來的一萬多棵喬木,都在延慶冬奧森林公園找到了“新家”。在小海陀山腳下的張山營鎮,有一片佔地約300畝的保護林,這裡的許多樹上都挂著一張印有二維碼的標牌,拿出手機一掃,就出現這棵樹的“電子檔案”。這是延慶賽區採取的遷地保護舉措之一。

  延慶賽區的水資源還做到全收集、全處理、再利用。水、電、通信設施全部通過地下綜合管廊輸送,把對生態的影響降到最低。“山林場館、生態冬奧”的設計理念得到國際奧委會和國際單項組織的肯定。

  也是在綠色辦奧理念指引下,一大批新建改造場館,在冬奧會歷史上首次採用更環保的二氧化碳制冷劑進行制冰。

  二氧化碳制冷劑有多環保?國際奧委會曾撰文稱贊此項技術,文中表示,使用該項技術意味著減少的碳排放量約等於3900輛汽車的年度碳排放量,也相當於植樹超過120萬棵所帶來的碳排放減少量。

  比如首體綜合訓練館“冰壇”,這是今年首個竣工的新建場館,也是北京賽區兩個新建冰上項目場館之一。“冰壇”採用了先進的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新型環保制冰技術,碳排放趨近於零。整個跨臨界系統為直接蒸發制冷,大大節約了冷量損耗的同時,還能精准控制冰面溫度,冰面溫差可控制在0.5℃以內。相比傳統制冷方式,它的制冰效能將提升30%,可以為運動員提供更優質的比賽及訓練場地。

  國家速滑館還專門建設了能源管理智能系統,將制冷產生的余熱用於運動員生活熱水、融冰池融冰、冰面維護澆冰等。在這種全冰面運營模式下,“冰絲帶”一年可節省200萬度電。五棵鬆冰上運動中心則在使用二氧化碳制冰的基礎上,首次引進溶液除濕系統,與傳統的除濕方式相比,該系統可以降低能耗約50%。

  綠色,已經成為北京冬奧會最靚麗的“名片”。北京冬奧會將成為奧運史上第一屆全部使用綠色清潔能源供電的奧運會。北京所有新建場館將達到最高等級的綠色三星標准,所有改造場館都將進行綠色提升改造。隨著今年6月世界首條50萬伏張北柔性直流輸變電工程投用,北京部分場館年內即可利用綠電開展建設、運行,到2022年所有場館將實現100%使用綠電。

  可持續利用2008年奧運場館“變身”

  “可持續、可利用、可收益”已經成為今天奧林匹克運動發展的一個重要命題。而北京冬奧會“綠色辦奧、共享辦奧、開放辦奧、廉潔辦奧”理念正與此不謀而合。大量延用2008年奧運場館,是北京冬奧會可持續理念的一次生動實踐。

  北京賽區除新建的國家速滑館和首鋼滑雪大跳台中心兩個比賽場館外,其他比賽場館全部利用2008年奧運會遺產。

  水立方將成為世界首個“冰水轉換”場館。2008年奧運會后,水立方就成為最受歡迎的奧運場館。其實,隨著北京申冬奧成功,“水冰轉換”想法即被提了出來:能不能把游泳池改建為冰壺賽道?但起初,這個想法並沒能得到世界冰壺聯合會的同意和支持,而是傾向於把游泳池用混凝土填平的做法。

  “運營團隊嘗試了多種方案,最終確定在泳池內架設可拆卸鋼結構。高度達到游泳池外緣,再鋪設混凝土預制板,安裝可拆裝的制冰系統及配套管線,實現泳池與冰壺賽道的轉換。”冰立方負責人楊奇勇介紹。

  去年年底,國家游泳中心初次完成了“奧運標准”冰面的制冰工作,並成功舉辦了“冰立方”首場高規格冰壺賽事。“整場比賽,我們的冰面沒有一絲晃動,現場檢測,冰面的振動頻率是25赫茲,人的運動頻率是5赫茲。”楊奇勇說。

  冰壺項目堪稱對賽道條件最苛刻的運動,冰壺比賽又是室內運動,對場館的溫度和濕度都有嚴格要求。楊奇勇介紹,原先水立方是游泳中心,濕度較高。為此游泳中心升級了智能建筑管理系統,對氣膜外立面進行充氣、提升,制造更大的換氣、除濕空間,並升級了新風換氣系統,大幅降低了濕度。同時,場館還對溫控系統進行了升級,在冰面溫度達-8.5℃的情況下,冰面以上1.5米溫度可達10℃以上,看台溫度達16℃-18℃,使運動員和觀眾處於舒適的賽事環境中。

  楊奇勇介紹,現在的冰立方可以完成多種模式的更新和切換,為冬奧賽后場館的冰上、水上,賽事、演出,展覽、參觀等各類活動提供功能、環境保障。

  此外,“五棵鬆”已經完成6小時冰場和籃球場快速的“冰籃轉換”實驗,達到國際一流。隨著五棵鬆體育館和五棵鬆冰上運動中心三塊冰面建成,未來公眾可以看到更多高水平冰上賽事,冰上健身條件也會變得更好。

  國家速滑館和延慶賽區還通過吸引社會優質資本、優質企業投身冬奧會建設、運營,已經確定了冬奧會后25年服務冰雪、服務大眾的經營定位,形成了可持續、可復制的新模式。

  冰面面積達1.2萬平方米的國家速滑館,採用分模塊控制單元,可以將冰面劃分為若干區域進行制冰。賽后將為群眾性健身提供硬件支撐,其冰面平時可接待超過2000名市民,同時開展冰球、速度滑冰、花樣滑冰、冰壺等冰上運動。

  延慶賽區將原有村落提升改造為服務冰雪運動的特色山村。作為奧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小海陀山所在的延慶區張山營鎮西大庄科村將建設一個大眾滑雪場,以中級和初級道為主。目前,毗鄰賽區的西大庄科村開始舊村改建,2021年村民將住上北方民居風格的三層小樓,節約出來的土地配建了商業設施、雪具大廳等。

  既有場館的可持續利用,冬季、夏季運動快速轉換模式,為北京留下了一份值得傳承、可以利用的寶貴財富,也成為造福人民的永久資產。

  “綠色、共享、開放、廉潔”,北京冬奧建設正在按計劃高速推進,北京申辦的庄嚴承諾正在一項項高效兌現。 

(責編:董兆瑞、鮑聰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