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給眼睛打針 可水下搜索救援

手術機器人水下機器人爭鋒服貿會

2020年08月10日07:43  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手術機器人水下機器人爭鋒服貿會

智能仿生鯊魚無人潛航器。 本報記者 趙鵬攝

本報記者 趙鵬

三甲醫院的眼科專家有望遠程操作著機器人,同時給不同省市的多位慢性眼底疾病患者做手術——這看似科幻電影中的情節,最快明年即有望成為現實。

快速診斷病情、遠程參與外科手術、水下搜索救援、監測和回收海上溢油……如今隨著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的快速發展,機器人功能日益強大應用場景不斷拓寬。記者昨天獲悉,眾多北京出產功能迥異的智能機器人即將在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揭開面紗,讓廣大市民一睹真容。

  北京機器人產業優勢漸趨突出

作為今年服貿會8個行業專題之一,服務機器人智能科技專題展區將帶來最前沿的硬科技盛宴,10800平方米展區面積中將設置“智慧家庭”“智慧物流”“智慧健康”“智慧商業”“智慧環境”五大板塊。

市經信局智能制造與裝備產業處處長耿磊表示,在醫療健康領域,北京機器人產業的優勢非常突出,北京醫療領域機器人企業數量佔全國的四分之一左右﹔在智能物流領域,北京也擁有一批貨真價實的獨角獸企業﹔在商用領域,北京服務機器人已在應用方面走在全球前列。

據中國電子學會副秘書長梁靚則披露,2019年我國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為22億美元,已佔全球市場1/4以上。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營商合作局副局長閆英稱,到2025年全區機器人與智能制造產值將力爭突破千億元大關。

  自研手術機器人替醫生補短板

科技無國界,中瑞福寧相繼在歐洲成立了肝臟手術機器人研發中心、眼科機器人研發中心、骨科機器人研發中心、牛津大學機器人新材料研發實驗室,奠定了中企的國際化技術與人才基礎。

研發投入不斷加碼,國產機器人也迅速迭代升級。眼下,中瑞福寧研發的骨科機器人、眼科機器人、綜合服務機器人等“智慧家族”產品已走向世界舞台,中瑞福寧也申請了專利52項,包括23項國際專利。

“經過十幾年的研發,我們這款OR眼科手術機器人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中瑞福寧相關負責人說,“它被用於對眼底疾病進行注射治療。”

無影燈下手術室充斥著危險的X射線,骨科醫生手術時隻得身著厚重的鉛衣。傳統骨科手術視野差、精度低、不穩定、有輻射……諸多難題該如何破解?隨著現代骨科手術機器人的出現,傳統骨科手術場景正在被人工智能技術顛覆。

PinTrace骨科手術機器人個頭不大卻本領不小。

作為世界首款三位一體(人機交互系統、定位系統、操作系統三個部分集成為一體)的骨科手術機器人,它優化和改進了骨科微創手術技術,顯著改善患者愈后恢復,可廣泛應用於整形外科手術和骨折等創傷外科手術。

  京產水下機器人彰顯中國實力

作為中國海洋智能裝備領域的領軍企業,博雅工道今年有望創下1.5億元產值領跑全國,這次它將攜數十款海洋智能裝備亮相服貿會。

目前困擾水下機器人行業發展的是水下機器人的商業化,百公斤級以上作業型水下機器人明顯不足。要實現我國水下機器人向更深、更遠、功能更強的目標發展,大公斤級、深遠海型水下機器人必不可少。

國產當自強,博雅工道自2015年起自主研發了多款海洋智能裝備,如智能纜控無人潛航器、水陸兩用履帶車、智能仿生鯊魚無人潛航器等。

不僅重研發,博雅工道更重視實際應用。2019年收到有關部門陝西省水庫落水救援需求,博雅工道火速派遣團隊攜水下機器人進行水下探摸,最終完成了對3名落水人員的打撈工作。

2018年河北海事局針對渤海灣海上溢油問題,採用博雅工道提供的溢油回收技術方案,通過其水下機器人對海上溢油進行檢測,通過搭載專用裝置成功回收溢油,將經濟損失降至最低。

(責編:董兆瑞、鮑聰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