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離不隔愛 集中隔離點彰顯“東城溫度”

2020年07月03日14:03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人民網北京7月3日電 目前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仍處在緊要關頭,東城區慎始如終,毫不鬆懈。從一開始挨家挨戶的社區排查、人數龐大的核酸檢測,到后來集中隔離點的相繼啟用,東城區的白衣天使、社區工作者們用實際行動體現“東城速度”,用溫暖的笑容、揮洒的汗水彰顯“東城溫度”。

愛心驛站建起“1+1+1”微信群

“感謝所有人給予我的關懷和幫助,謝謝您們!我在隔離中一定好好配合街道的工作,鍛煉身體,抗疫成功!“這是入住東城區愛心驛站的齊女士在朋友圈中的點滴記錄。齊女士是6月17日接到疾控中心電話並入住的,一開始心中難免有些焦慮。

作為東城區的兩個集中隔離點之一,愛心驛站堅持隔離不隔愛,強化溝通機制,盡最大可能關心每一位入住人員的心理健康。為了緩解齊女士的緊張情緒,愛心驛站工作人員建立“1+1+1”微信群,由一名天壇街道干部和一名醫護人員通過微信群聊的方式隨時關注著她的狀態,並多次為她解疑答惑、疏解情緒。在入住3天后,齊女士漸漸放鬆了心情。

6月17日接到通知要成立東城區愛心驛站,天壇街道迅速成立了愛心驛站臨時黨支部。從啟動場地布置,到具備接收能力,愛心驛站黨支部緊急動員、連續作戰,改造集中隔離點,開通新的污染區通道,前后隻用了半天時間。

擔任愛心驛站現場指揮的天壇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李奇,自愛心驛站籌備開始就日夜堅守在崗,已經許多天沒回過家了。而家裡是年邁的父母,忙碌的妻子以及一雙兒女,女兒剛剛6個月大。同他一樣的還有愛心驛站的所有工作人員,24小時在崗在位,時刻保持作戰狀態,全天候周而復始。疫情當前,舍小家顧大家,他們將當前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愛心驛站的每一項工作當中。

為了完善工作流程,加強制度保障,工作組成員按照現有布局將驛站內部劃分為污染區(隔離區)、緩沖區和清潔區(安全區)。污染區由專業消殺公司按照要求每天進行不少於四次消殺,每個進出口都有安保人員24小時值守,防止人員誤入。清潔區則由酒店工作人員在駐點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定時定點消殺。

同時,為了方便工作人員快速掌握隔離人員情況,大家還集思廣益制作了一個入住人員信息的展板,展板詳細記錄了入住人員的姓名、所屬街道、結束觀察時間等信息。負責驛站管控的工作人員,每天都會實時更新展板上的人員信息,一人一檔,確保“情況清,底數明”。“這個展板是我們根據工作開展情況精心制作出來的,我們叫它叫做‘彩虹圖’。每一種紙條的顏色代表一個單位,一張紙條上有14個格子,代表需要隔離14天,數字代表天數。住一天就在數字上畫個勾,勾畫滿了就表示能解除隔離。”李奇向記者介紹道。

90后姑娘彰顯“東城溫度”

“您別著急,我來想辦法,一定解決您的問題。”

120剛剛送來隔離點的這對老夫妻已經77歲了,爺爺因為有腦血栓后遺症腿腳不便,奶奶的眼睛也不太好。前來負責接待的是永外社衛中心的任爽,有過隔離點工作經驗的她考慮到兩位老人的不便之處,決定讓兩位老人穿上防護服,由她和同事陳夢雅陪同坐電梯上樓,然后再由她們對電梯環境進行消殺后步行返回,同時安排兩個老人在一起隔離,方便生活上互相照顧。

6月12日,永外社衛中心接到抽調人員支援集中隔離點的指令后,便選派了中心的兩名90后姑娘——任爽和陳夢雅進駐,負責隔離點的接待、流調、監測體溫等醫護工作。陳夢雅是一名流行病學碩士,她憑借所學的專業知識,在原有的密接人員進入、解除流程以及發熱病人的處理流程基礎上,參考隔離點的具體布局,組織工作人員對流程細節進行了更貼合實際情況的修改。

按照隔離點的要求,將密接人員送至房間的過程中不能乘坐電梯。炎熱的夏天,身穿密不透風的防護服,兩名姑娘將一位又一位的密接人員步行送至房間,再返回對環境進行消殺。當結束一天的工作后,脫下防護服,汗水早已浸透了衣衫,沉重的雙腿也像灌了鉛一般,但在她們眼中,卻始終閃爍著一種堅定的力量。

作為永外社衛中心疫情小組的成員,陳夢雅主動承擔起隔離點人員的解除隔離工作。有一次,由於核酸檢測結果沒有及時出來,造成一名密接人員不能在當晚零點准時解除隔離,對方的情緒有些激動。陳夢雅一直耐心地和對方溝通解除隔離的流程,並且陪他一起等待疾控中心的核酸結果。終於在凌晨一點鐘,核酸結果出來並顯示正常,陳夢雅第一時間為對方辦理了解除隔離的相關手續。

將密接人員安全接進房間,安心送出隔離點,是職責所在,也是“東城溫度”的彰顯。

(責編:池夢蕊、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