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次檢測陰性為何最后也確診了?專家:三種情況可能造成假陰性

2020年07月01日16:51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人民網北京7月1日電(董兆瑞)今天下午,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介紹,核酸檢測與抗體檢測是檢測兩種不同的成分。核酸檢測查是否有病毒核酸成分,若為陽性,則表示反映處在感染狀況。抗體檢測則是查血液中是否有對抗病毒的物質,抗體一般在感染病毒后2周才會出現,感染早期,一般難以檢測到抗體。這是兩個不同的角度。

為什麼確診病例前兩次核酸和抗體檢測結果都是陰性呢?前面講到,感染早期一般不會產生抗體,檢測結果為陰性,是常見的。那麼,兩次核酸檢測都是陰性,又怎麼解釋呢?一是新冠病毒感染后,病毒主要在肺部,採樣主要在鼻咽部,病毒產生的炎症堵塞了肺部氣道,病毒排不出來,難以採集到病毒。二是採樣操作不到位,沒有採集到病毒。三是病情變化和採樣的時機問題,患者病情進展快慢不同,採樣時機及時間間隔也會影響到檢測結果。這三種情況,都有可能造成假陰性。

檢測陰性后確診,臨床上有,但比較少見。是否感染不能僅僅依靠實驗室結果,要結合流行病學史和臨床表現等進行綜合判斷。如果對沒有去過新冠肺炎流行的高風險地區,也沒有與感染者接觸,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就沒有必要擔心是假陰性。

(責編:鮑聰穎、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