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門磁、AI外呼平台 朝陽區讓科技賦能社區防疫

2020年04月03日17:58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社區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朝陽區結合區域實際,充分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多維度賦能社區防疫,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堅實科技支撐。

智能門磁社區“好管家”

疫情防控期間,為居家觀察人員做好服務保障的同時,朝陽區通過技術手段實現科學精准管理。

在東湖街道望馨花園小區,居家觀察的居民家門口都安裝了智能門磁。智能門磁裝置外觀小巧,設備終端分兩部分,分別固定在居家觀察人員房門的門框和門上。隻要房門被打開,設備會自動感應並傳遞信息,社區工作人員會立即通過微信小程序及短信,收到報警信息並迅速反應,同時設備后台監測大屏上也會顯示記錄。

“居家觀察期間如有實際生活需求,隻需提前向社區工作人員報備,工作人員便會及時上門協助。”社區工作人員介紹,社區內有專門的管理員通過后台監測大屏,對本社區的所有設備進行實時監測,同時街道管理員也能看到所有社區的設備狀態並進行管理,實現“雙保險”。

14天居家觀察期結束后,社區工作人員會第一時間上門拆除智能門磁裝置。拆除后的智能門磁仍可繼續使用。

目前,朝陽區已向各街鄉配發智能門磁5000余套,實現對入境、返京居家觀察人員全覆蓋,有效避免了管理漏洞出現,實現精准防控。

智能門禁“刷臉”無接觸

社區(村)人員流動量大,如何實現無接觸、低風險、高效率的防控,朝陽區通過科技應用給出了答案。

三間房地區為轄區內15個小區的21個人行出入口,新裝或完善升級了36套智能門禁系統。智能門禁安裝后居民可“刷臉”進出小區,無需手觸大門,告別接觸式傳染的風險。同時,該系統與精准排查、封閉管理、返京登記相結合,助力社區防疫。

三間房地區辦事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前期,工作人員引導居民通過線上或線下的形式進行了身份認証。“居民通過APP即可完成認証,同時也可以攜帶相關材料到指定地點進行信息採集。”該負責人說。

智能門禁系統安裝后,使用雙開門式,用人臉識別代替刷卡進出,居民進出門隻需對准智能門禁的攝像頭進行面部掃描,大門即可打開,實現無接觸式開門,有效避免交叉感染。系統實行全員實名、一人一檔,還設置了居家觀察人員出入權限,實現社區進出人員的精准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智能門禁“刷臉”並不需要居民摘口罩,系統可以通過眼睛及顴骨部位完成識別,安全而高效。

在崔各庄鄉費家村,村內安裝的智能安全服務系統,通過監控設備可智能捕捉人臉畫像,系統通過內置的AI人臉識別算法,一旦發現來往人群中有未佩戴口罩的人,會立即發出警示提醒。

AI外呼摸排“好幫手”

在社區(村)防控中,信息摸排是重要環節,也在社區工作者防控工作中佔了很大比重。一個社區有上千居民,僅有10余名社區工作人員,打電話手動填寫信息的方式,費時費力。東壩鄉福園第一社區通過AI人工智能外呼平台,有效破解了這個難題。

“外呼平台可同時撥出10個電話,智能系統可進行語音識別,每個通話一分鐘,通話結束之后,后台會自動生成表格,減少了二次輸入的麻煩。”東壩地區福園第一社區工作人員介紹道,在輸出的表格顯示中,居民姓名、聯系方式、身體健康狀態一目了然。

社區聯手專業公司合作開發的“疫情AI外呼項目”,通過語音輔助機器人,用極短的時間就能完成10多名社區工作人員的工作量,極大地節省了時間和人力。針對佔線、無人接通等情況,社區還安排了專人查漏補缺。

在社區(村)的防疫工作中,技術應用越來越普遍。不少社區(村)都向居民推出了返京指南H5,從返京人員追訪、返京途中注意事項和防護知識等方面,圖文並茂地向人們宣傳如何做好安全防護以及採集信息﹔疫情排查小程序幾乎覆蓋了朝陽所有社區(村),居民通過社區門口的二維碼就可以上報信息,完成登記。

朝陽區還向各街鄉發布了疫情防控新技術新產品(服務)清單。清單包含60家區內科技企業的99項產品,產品均與疫情防控緊密相關。通過清單,各街鄉可與企業攜手,通過新技術新產品的應用,為一線防控科學“減負增效”,筑牢社區疫情“防火牆”。(宋思沐)

(責編:高星、鮑聰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