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19年固定源環境行政處罰逾2億元

2020年03月17日17:35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人民網北京3月17日電 (尹星雲)記者今天從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獲悉,2019年,北京市生態環境部門以環境質量改善為核心,環境執法聚焦重點行業、地區,加強區域聯動,深化科技運用,提升執法效能,解決突出環境問題,有力提升企業守法意識,為首都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質量改善提供了有力執法保障。2019年,全市固定源生態環境執法共立案6446起,同比增長近31%,處罰金額逾2億元,查處五類重大案件888起。

2019年,全市固定源生態環境執法共立案6446起,同比增長近31%,處罰金額逾2億元。其中,大氣類違法行為2859起,處罰金額5852.62萬元﹔水類違法行為482起,處罰金額6727.96萬元﹔固廢類違法行為1207起,處罰金額1587.91萬元﹔建設項目類違法行為1546起,處罰金額5573.07萬元﹔其他類違法行為352起,處罰金額420.22萬元。全市共查處五類重大案件888起,其中按日連續處罰2起﹔查封扣押821起﹔限產、停產1起﹔移送行政拘留48起﹔移送涉嫌污染環境犯罪16起。

聚焦重點行業 以執法推動深度減排

在大氣環境執法方面,深化“一微克”行動,對揮發性有機物、餐飲、汽修等大氣重點行業,採取“執法+監測”的模式開展專項執法。共檢查企業逾4萬家次,立案處罰2800余起、罰款5800余萬元,有力提升企業守法意識。

在水環境執法方面,圍繞城鎮污水處理廠、涉重金屬、三級醫療機構、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垃圾滲濾液處置設施等5大水重點行業開展執法檢查,檢查企業813家次,嚴厲打擊各種水環境違法行為,促進重點行業企業強化污水處理、落實環保主體責任。

深化“點穴”執法模式 打通精細化治理脈絡

依托大氣、水環境監測數據,按照檢查、移送、整改、反饋、復查、督察“六步走”的閉環管理程序,對環境質量落后的區域開展“點穴”和“流域”專項執法。市級生態環境部門對14個區70個鄉鎮(街道)開展“點穴”執法、對5個流域16個鄉鎮(街道)開展“流域”執法﹔區級生態環境部門參照市級模式,對581個(次)鄉鎮(街道)開展執法檢查。共檢查企業(點位)65267個,發現環境問題7254起,推動解決一大批突出環境問題,全面壓實屬地生態環境職責,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

加強聯合聯動執法 集中力量解決突出問題

繼續深化生態環境、公安、城管、水務等部門聯合執法機制。結合“點穴”、“流域”、揚塵、餐飲等專項執法,空氣重污染應急執法,重大信訪案件辦理等開展聯合執法行動,共同打擊環境違法行為。

積極推動京津冀聯動執法。在省級聯動基礎上,將聯動執法機制進一步向區(市)縣一級下沉。目前,北京市各相關區已全部完成與津冀交界的區(市)縣聯動執法協議的簽署工作,推動聯動執法下沉,加強交界地區聯動執法力度。聯動執法在快速高效打擊區域交界處污染難點問題、協同應對空氣重污染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深化科技執法 提高執法監管效能

加強技術支撐,繼續深化熱點網格、自動監控、移動執法系統等科技手段在執法監管中的運用,推動生態環境執法進一步精細化和科技化。

廣泛運用“熱點網格”開展精准執法,探索實施了市、區、鄉鎮(街道)三級熱點網格管理模式,根據不同報警類型的功能特點,分別向市、區和鄉鎮(街道)推送不同類型報警信息。全年共推送預警網格和報警點位2241個,排查企業或點位2850家次,發現環境違法問題399起。利用自動監控系統實現非現場監管,對全市納入監控的446家污染源單位的排放情況進行24小時在線監控,第一時間發現污染物排放異常情況,建立起線上預警、線下核查的高效執法模式。優化移動執法系統使用,執法數據實時上傳、執法信息實時傳輸,充分發揮其信息記錄、統計分析、規范流程、監督執法的功能,實現執法監管信息化、智能化和規范化。

據北京市生態環境局介紹,2019年全市生態環境執法按照“一綱三線四重”的思路開展工作,即以環境質量改善為核心,深入貫徹落實“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2019年行動計劃,強化重點行業專項執法,聚焦重點區域生態環境改善,加大重點時節執法力度,採取重要措施提升執法成效。  

(責編:尹星雲、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