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師生“戰疫”中唱響時代好聲音

2020年03月02日10:03  來源:北京青年報
 
原標題:高校師生“戰疫”中唱響時代好聲音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把戰“疫”專題融入思政課堂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北京青年報記者近日在採訪中發現,雖然延期開學,但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首都各高校的師生沒有“缺席”,他們結合專業背景,用己所長,盡己所能,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貢獻著青春力量。

  援鄂抗疫醫療隊裡爭當先鋒

  “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2月24日,一聲聲庄嚴響亮的宣誓在武漢北大醫學援鄂抗疫醫療隊的臨時駐地響起。“火線”上的發展會,見証了曹帥、姜華、沈寧等11位北大醫學人追尋著人生的信仰,這一天,他們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這一刻,也成為他們一生中最難忘的時刻。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醫學部黨委書記劉玉村在北京與武漢前線連線,共同見証隊員們入黨的光榮時刻。

  他們是北大醫學“逆行”湖北400余名國家醫療隊隊員中的光榮成員,也是醫療隊裡157名提交了入黨申請書的醫護工作者中的優秀代表。“我來前線,我媽媽並不知道,回去后,我可以驕傲地跟她說,媽,您兒子入黨了!”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麻醉科主治醫師姜華說,2月7日,他作為醫院援鄂抗疫醫療隊第三批隊員奔赴武漢開展醫療救治工作。

  在北京中醫藥大學抗擊疫情的隊伍中,也有這樣一群“90后”。他們義無反顧奔赴武漢,勇敢地“逆行而上”。

  2月20日的凌晨,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第一批援鄂醫療隊隊員楊玉婷在湖北中西醫結合醫院的隔離病房內值夜班,為患者輸液,巡視病房。而這天,是她29歲的生日。這一次,沒有鮮花、蛋糕和禮物,也沒有親人陪伴。有的是與她一同戰斗的隊友和她不分晝夜救治的患者。在這“特別”的一天,奮戰在一線的楊玉婷,用充實的工作“點燃”了她29歲生日的蠟燭。

  科技攻關瞄准“戰疫”一線

  近日,一款由北京理工大學中山研究院聯合孵化企業廣州賽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發的智能配送機器人火線馳援武漢市漢口醫院、武漢雷神山醫院、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廣東省人民醫院、江西鷹潭市人民醫院等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第一線,協助完成具有高感染風險性的醫護工作,極大降低了醫院交叉感染風險和緊缺醫療物資的損耗。這些移動的“機器勇士”受到醫護人員的喜愛,擁有了“小逸”“小勇士”“平平”“安安”等溫馨的名字。

  據北京理工大學中山研究院定位導航技術學科帶頭人、賽特CTO、自動化學院2013屆博士校友賴志林研究員介紹,目前已有價值1000多萬元的智能機器人被捐贈部署到定點醫院。這些機器人集成現階段全國最強的無人駕駛技術,有超強的“記憶力”,可以自主識別讀取地圖,自主識別讀取工作環境,自主規劃路徑,完成物資的點對點配送。“比如從藥房將藥品送到護士站,隻需將藥品放入機器人的‘肚子’,告訴它去哪裡即可”,賴志林說,在輸送過程中,無需人員操作,極大地減少了醫護人員進入隔離區的頻次,起到較好的隔離保護作用。在設置好程序后,這些智能機器人還可以實現自主開關門、自主搭乘電梯、自主避障、自主充電等功能。在幫助一線醫護人員減輕負擔的同時,也降低了臨床工作人員交叉感染的風險。

  科技戰“疫”,不隻北理工一家。疫情當前,首都各高校師生發揮各自學科優勢,加強科研攻關,助力疫情防控。北京交通大學建筑與藝術學院城市規劃系副教授張純發表了《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期間的關於建立城市安全韌性交通系統建議》一文,分析了疫情中暢通的城市交通系統所承擔的角色,以及其對社區空間分級管理、社區生活圈關照和公眾社交大數據情緒等方面的影響。北京郵電大學張平院士帶領團隊成功研發了大中城市“社區疫情防控雲平台”,在各地復工復產之際,實現了街道社區的高效疫情信息登記。北京科技大學計算機與通信工程學院教師肖若秀及其團隊與北京某市級定點醫院經過多日合作,實現了首次通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CT影像對病變范圍進行數字三維重建。此項技術為臨床診斷提供定量分析手段,並已在臨床上獲得了初步驗証。

  用藝術作品呈現“戰疫”故事

  原創書畫、歌曲、美術設計……日前,首都各大高校紛紛發出藝術戰“疫”倡議,面向青年教師、學生征集各類原創藝術作品,號召大家發揮專業技能,用藝術作為載體,為防控工作發聲助力。

  中央美術學院面向全體師生發起“繪眾志成城 展中華之美”抗擊疫情藝術行動征集令,很多作品來源於00后學生,他們的記憶中沒有17年前的“非典”,但面對這次“新冠”疫情,他們拿起了手中的筆,用“畫”來表達心聲。

  用畫筆“戰疫”的還有北京服裝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學生劉雨沐和李文昕,她們設計的海報作品被大興區新冠肺炎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村庄(社區)防控組選中,防控組制作兩種海報各3000張在大興區20個鎮街的社區、農村、樓宇張貼。

  清華學子於盛創作了歌曲《白衣城牆》、首都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指揮專業研究生李英啟參與創作了歌曲《一起迎接春暖花開的時候》,歌詞“你要走,來不及和家人揮手。你要走,那裡的病人在等候。你要走,因為祖國在招手。你要走,一起迎接春暖花開的時候!”催人淚下。李英啟是國慶70周年群眾游行廣場合唱分指揮團隊的一員,這一次,他希望以歌曲的形式與祖國共克時艱。

  “戰疫”專題融入線上思政課

  在近日首都多所高校的“開學第一課”中,“戰疫故事”被搬上了“雲課堂”,成為思政課最生動最鮮活的“教案”。

  “凝心防控齊聚力,誰怕?勸君自強學莫停”,2月24日,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迎來線上開學的第一天。馬克思主義學院青年教師張明明副教授的“雲課堂”從“思考反思”“使命擔當”“精神理想”三個層面展開講解。在“使命擔當”環節,她勉勵青年學子要樹立規則意識,增強法治精神,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展現青年人應有的使命和擔當。

  北京科技大學黨委書記武貴龍以“鑄鋼鐵戰疫防線 扛硬核北科擔當”為主題,向全體師生發出思想動員令。希望大家在最美逆行天使、軍民硬核同心、“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大愛精神中共同感受中國力量,用鋼鐵般意志鑄牢戰“疫”防線,用硬核式表現扛起北科擔當。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黨委書記蔣慶哲講述了校醫院護士李嬌、餐貿聯合黨支部書記李鳳民、保衛處群體和學生志願者等人的感人事跡,與大家分享了貿大人為戰“疫”做出的努力,並寄語廣大學子“不負韶華、隻爭朝夕,努力做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國際化領軍人才”。

  當“志願者”助力家鄉“戰疫”

  北京體育大學中國足球運動學院博士生王少杰,老家在河北邯鄲北豆公村,聽到村黨支部“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倡議后,第一時間報名參加了疫情防控工作。他將家鄉的幾個大學生組織起來,組成疫情防控大學生志願者團隊,並根據每個人所學的專業分配工作:新聞專業的同學負責疫情宣傳、文字整理﹔計算機專業的同學負責全村居民信息排查統計匯總,建立重點關注人群台賬等,各組有針對性地協助村委開展疫情防控各項工作。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安全與海洋工程學院的周俊怡在志願服務過程中,發現大家更傾向於圖文形式了解疫情。於是,她開始動手畫圖,並參與到了圖解《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預防手冊》繪制的公益小組。從信息資料的收集查証,到官方報道文字的凝練提取,再到醫學術語的理解轉化,她把繪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預防手冊》當作一件“大事”來做。最終,周俊怡參與繪制的《新型冠狀病毒防疫手冊》被湖北科技出版社收錄出版。

  “父母在一線戰‘疫’,孩子們誰來管?”近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學生陳奕漩在網上為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中學一名九年級女生輔導功課的事件備受關注。“我爸爸也奮戰在一線,所以我感同身受”,推己及人,陳奕漩通過當年的班主任和母校同濟附中取得了聯系,母校非常支持他的想法。於是,他開始在網上“一對一”幫助一名九年級的學妹。社科大團委獲悉該情況后,向校防疫指揮部匯報,校長張政文對陳奕漩的想法予以充分肯定,並責成校團委與同濟附中建立聯系,在校內選拔優秀的志願者為同濟附中的學生進行線上“一對一”輔導。

  文/本報記者 劉婧

(責編:鮑聰穎、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