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互助搶農時 大興實現防疫種植生產兩不誤

2020年02月17日20:39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人民網北京2月17日電(池夢蕊)人勤春來早,田間春耕忙,在大興區龐各庄鎮的一個西甜瓜育苗場裡,隨處可見各自忙活的工作人員,育苗,嫁接,一派繁忙的種植景象。“雖然是特殊時期,但是防疫和生產我都沒有鬆懈。現在西甜瓜秧苗長勢良好,育苗的西瓜預計在今年四月底上市,屆時大家可以來品嘗咱地道的龐各庄西瓜。”老宋瓜園負責人宋紹堂說。

近日,大興區合作互助搶抓農時,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期間種植生產兩不誤。為保証供應,種植戶們鼓足干勁、辛勤勞作,在做好自我防護的同時,精心做好溫室蔬菜管護、育苗培養、抓好農業生產,為抗擊疫情加油助力。

一手抓防控 一手抓種植

大興區龐各庄鎮,西甜瓜種植面積2.5萬畝,預計需要嫁接苗數1940萬株。由14家育苗場承擔,供應全鎮西瓜種植的育苗量。而每年的育苗關鍵時期是從1月初到2月底之間,也是育苗場最忙的時候,由於嫁接技術工人大多來自外地,突如其來的疫情,嚴重影響了育苗場的生產效率。截至目前,全鎮育苗場完成嫁接苗數600萬左右,僅佔總額的30%。農時不等人,育苗場的產量直接影響到農戶今年西瓜的種植,乃至夏季西瓜市場的供應。

對症下藥!龐各庄鎮針對各育苗場遇到的嫁接技術工人不足、用工難的問題,搭橋解決“用工荒”。充分動員區內有種植經驗的農戶到園區內幫忙,對返京技術人員經嚴標准篩查合格后,進行集中調配,滿足育苗嫁接技術需求。一召喚,村裡的有經驗的瓜農們,就來“支援”了,緩解了育苗場用工難的壓力。針對各育苗場在生產過程中遇到技術、物資短缺等問題,龐各庄鎮還建立鎮級農業產業微信群,邀請專業技術人員進群指導、協調物資等,進一步保証育苗質量。

疫情防控特殊時期,既要保障生產,也要做好疫情防控。龐各庄鎮防控辦指導相關防控工作,要求所有園區實行封閉式管理,對返京嫁接技術人員來源地情況及身體健康進行把關,並採取14天單元隔離管理,有效降低感染風險。龐各庄鎮農辦主動協調,為全鎮14家西瓜集中育苗場提供口罩、消毒液、體溫測量器等防控物資支持,全面做好園區內消毒防護措施,妥善安排好工作人員,最大限度減少人員流動,並做好定期回訪。

四季陽坤負責人劉福娟說,“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現在情況比較特殊,我們也爭取用本地的工人。政府正在積極想辦法,採取新措施對各個園區進行工人調配,建立物資需求微信群,像嫁接用的小夾子,就是通過微信群上報,鎮裡協調購買的。另外,鎮裡在資金上也在積極申請補助,緩解我們的壓力。”

種好“菜園子” 豐富“菜籃子”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蓄勢待發的京南各處充滿著新生的希望。大興區科學有序地引導農戶投身溫室大棚生產,做到疫情防控與農業工作“兩手抓、兩不誤、兩推進”。而“菜園子”裡的農戶們遙隔千裡,互幫互助,讓人尤為動容。

大棚裡的快菜又長成了,大興區北臧村鎮種植戶趙春良看著地裡一片片綠油油的快菜,突然想起了潘家的大棚。潘淑珍是江西人,過年前剛種上菜秧,就回家過年了。沒想到剛好趕上疫情,延長了回城時間,溫室蔬菜無人管護。“也不知道潘家大棚的快菜長得怎麼樣了?”趙春良有些擔心。

“三哥,您這兩天幫我看著地裡的大棚吧,最近氣溫有點高,怕是秧苗死了……”一天上午,趙春良接到了潘家的電話。最近氣溫都在十四、五度,大棚的溫度高達60多度,“秧苗可受不了這樣的熱度。”趙春良當下跑到地裡,打開壓在大棚的二膜,給這些快菜好好通了風。於是從那天起,趙春良就擔起了照料潘家大棚工作,除了潘家,趙春良還另幫兩個未返京的外鄉人一同照料。

自從疫情爆發,趙春良還承擔了村裡崗亭卡口的排查工作,每天輪流站崗。現在他又為自己加了項“任務”,每天擠出3個小時為大家的大棚通通風。八九畝土地,七個大棚,他白天給大棚翻膜,晚上給大棚蓋膜。原本大家擔心爛到地裡的快菜,現在都已經長出三兩片葉子。

快菜成長期在一個月左右,趙春良照料的大棚每個將近能夠生產6000-10000斤快菜,按照成熟后的價格計算,這大片的快菜可以賣出20萬左右。大家都紛紛向趙春良表示感謝。趙春良說:“我就是個農民,今年58歲了,種了一輩子地,不能看著地裡的菜全糟蹋了,也不能讓他們回來以后心寒。”

綠油油的蔬菜肆意生長,讓我們看到了盎然生機和融融春光。種好“菜園子”,豐富“菜籃子”。目前,大興區已建立蔬菜生產供應情況的周報制度,每周對各鎮蔬菜的在田面積、產量等信息進行調度,及時掌握全區蔬菜特別是葉類蔬菜生產情況,做好應急儲備。大興區種植中心指導各鎮摸清蔬菜生產的底數,派出專業技術人員,針對多雲、霧霾天氣造成的溫室“低溫寡照”等問題,積極開展冬春季蔬菜生產技術指導、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在用工短缺的情況下,及時進行植株調整,加大速生性葉類蔬菜生產。

(責編:池夢蕊、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