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國科技館做一天馬可·波羅:發現絲綢之路的智慧

2020年01月02日18:59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人民網北京1月2日電(池夢蕊)一提起絲綢之路,您的腦海中一定會浮現起漫漫黃沙、悠揚駝鈴、點點白帆、繁華市集……的浪漫想象。但是,絲綢之路到底是什麼樣子?它由多少條線路構成?古代旅行家在漫漫古道上如何克服艱難險阻?絲綢之路上傳播了哪些物質文化與精神財富?絲綢之路對我們今天的生活有怎樣的影響?

這些問題在中國科技館展出的“做一天馬可·波羅:發現絲綢之路的智慧”主題展覽中都可以一一找到答案。

2020年1月2日,“做一天馬可·波羅:發現絲綢之路的智慧”展覽在位於中國科技館東大廳的短期展廳精彩亮相。這個展覽以第一人稱視角代入的方式,使觀眾“化身”古代絲路旅行家和商人,切身感受沿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傳播的古代科技與物質文化,進而體會到古代絲綢之路在實現沿線地區互聯互通,經濟繁榮、貿易互補、民心相通等方面發揮的作用,並對“一帶一路”倡議所書寫的美好願景產生向往與憧憬。

步入展覽序廳,仿佛置身“水城”威尼斯。這裡是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的家鄉。七百多年前,馬可·波羅踏上了前往神秘東方的漫漫長路。古人也有詩和遠方,相距萬裡的人們怎樣描繪彼此,想象遠方?在這個展區,觀眾可通過一系列巧妙的光學裝置,直觀感受在信息交流不暢的古代,人們對異域奔放不羈的想象。“絲綢之路地圖”是一個體感互動數字地圖,裡面還原了馬可·波羅的萬裡行跡,觀眾可以用“鳥瞰”的方式,“飛越”各個歷史名城和雄關漫道,以馬可·波羅的視角觀察絲綢之路動態地圖上的物產、知識和交流情況。

其實,馬可·波羅只是無數絲路探險家和旅行家的代表之一。早在馬可·波羅之前的一千年,絲綢已經由這條路源源不斷地運往西方﹔來自西方和中亞的物產,也沿這條路來到中國。漢代張騫鑿空西域后,中西往來更加頻繁。行走在絲綢之路上的西域商人和旅行者,會選擇攜帶哪些商品到中國互通有無呢?寶石、水果、香料、藥材、玻璃……這些物品承載著西域的技藝與生活方式,豐富了東方的物質與文化。與貿易有關的數學與度量衡知識,也在這個過程中得以交流互鑒。在展覽的第二個展區“帶什麼商品去中國”裡,觀眾可以扮演古代絲路客商,流連於歐洲和西亞集市,了解當地特有的商品及加工工藝、使用方法等。我們平常吃的哪些水果不是中國“原住民”?不同的寶石如何比較硬度?如何吹制玻璃器皿?怎樣提煉香精?中藥寶庫中有哪些“舶來品”?東西方的杆秤怎麼使用?……通過操作一系列有趣的互動展品,觀眾的上述疑惑可以逐一得到解答。

滿載來自西域的“商品”與“技能”后,您可以正式踏上絲綢之路了。當年馬可·波羅見識到的橫跨歐亞大陸的發達驛道系統,深深地震撼了他和同伴。在陸上絲綢之路上,驛站星羅棋布。它們是一個個交通節點,人員和物資通過這些節點,在遍布大地的路網上往來交通。多樣化的交通工具、巧奪天工的道路基礎設施、高效的信息傳遞方式、旅途中的食物與用具……共同構成了古典全球化時代的運輸風景。在在展覽的第三個展區“驛站與驛道”中,您需要完成騎乘無馬鐙的“烈馬”、扮演古代“快遞員”、搭建拱橋、挑選合適食材、暢行茶馬古道、演奏絲路樂器等一系列考驗,方可獲得“絲路達人”稱號。在這一過程中,您將全面了解與絲路商旅朝夕相伴的道路、馬具、水源、食物、坐具、樂器等物品及其蘊含的科技原理,並了解這些事物沿絲路的傳播與演變。

風塵仆仆的絲路客商一旦來到中國,無不為這裡的繁榮與富庶所驚嘆。繁華的街市、奇巧的百工、高妙的技藝、精准的歷算……令人目不暇接。在“漫游古代中國”展區,身為絲路客商的您可徜徉於“前店后廠”式的綢緞鋪、陶瓷坊、南紙店,詳細了解到絲綢、陶瓷、紙與印刷術的科技原理、工藝流程、傳播過程和國際影響。您還可以在特定時間,親身體驗紡織、手工造紙、拓印和木板水印等中國傳統技藝。

當年,馬可·波羅也在中國見到了具有陌生感的熟悉事物。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面對相似的技術問題,東西方往往有相近的解決方案。那些與西方迥異的技術,被有心人介紹給西方。於是,來自各文明的先進成果在這裡融會貫通,東方的原創科技也通過絲綢之路走向世界。在這個展區的結尾處,您會欣賞到有江南田園風格的中國水利機械場景與功能相似的外國水利機械對比展示,之后向東南沿海進發。

歷史上,馬可·波羅是乘船踏上返回故國之旅的。海運以其運載量大、運輸成本低的優勢,成為絲路客商運輸大宗貨物的首選。但海面浪淘風簸,天氣陰晴不定,給安全航行帶來挑戰。來自不同地區的工匠與水手摸索發明出一整套建造堅固船隻、在海上導航定位的方法,並取長補短、吐故納新,一道在大洋上搏擊風浪,開啟了人類大航海時代的序篇。

在“海上歷險”展區,您將從古代泉州港出發,乘上海船,使用古代中國和阿拉伯水手的導航技術、航海技術,跨越南海和印度洋。在這個展區,觀眾可以了解到中外海船形制,建造方法,船帆船舵工作原理,天文、地磁、地標等導航方式,測時、測深、測速等測量方法。本展區的華彩樂章是“鄭和下西洋船隊”微縮模型,在氣勢恢宏的船隊面前,我們可以感受到古代中國擁抱世界的胸懷。

時間快進到21世紀,古老的絲綢之路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生機,古代造物在新興科技的加持下綻放出新活力。玻璃、中藥、陶瓷、絲綢……都有了全新的形態與功用。科學領域的合作增進了人類對自然界的理解。源自古老絲路的交流渴望,使信息與交通領域不斷迸發出創新成果,為文明之間架設聯通的橋梁。如果馬可·波羅有幸踏上21世紀的絲綢之路,他定會為這些陌生而先進的科技感到驚奇,他也會欣慰地發現,偉大的絲綢之路精神仍在生生不息地傳遞。

“世界在變”是展覽的最后一個展區。觀眾在此跨越時空,直觀感受曾在古代絲綢之路上流傳的智慧如何繼續開枝散葉、開花結果:特種陶瓷將火與土的藝術發展到極致,從絲綢脫胎而出的蠶絲蛋白為病人解除病痛,源自中藥寶庫的青蒿素在西方醫藥學結合的過程中治愈瘧疾,古老織機的“花本”衍生出現代信息存儲技術……觀眾通過一件件生動的展品,可以直觀感受到“互學互鑒”的絲綢之路精神。

“一帶一路”上不隻有人員和物資的互通……更有合作共贏。從古至今,科學知識與科學方法一直在絲綢之路上傳播交融。從古代天文儀器的“中西合璧”,到當代黑洞照片的獲取,無不詮釋著科學國際合作的力量。

正是有了絲綢之路上的發明創造和受絲路精神引導的勇敢探索者,今日世界才成為一個地球村。“守望絲路的衛星”、“世界變小了”展項呈現了在現代科技和先進基礎設施的保障下,現代人和商品如何在大陸和海洋上高效安全地通行。“共繪21世紀絲綢之路”通過大型多媒體互動技術,將觀眾的個性化特征融入未來“一帶一路”建設的美好願景。

至此,面積2000平方米,展線408米長,包含70件(套)展品的實體展覽就告一段落了。但還有一個“永不落幕”的網上絲綢之路展覽(中國數字科技館的線上展覽及微信語音講解),供意猶未盡的您“7X24小時”地探索展覽的奧秘。豐富的展品,多樣化的互動方式,情境式的布展,徜徉其間,您會感到行走在一本活動的絲綢之路百科全書中。

本展覽得到了國內眾多單位和海內外四十多位專家的鼎力支持,真正體現了開放包容、互學互鑒的絲綢之路精神。正如首位中國本土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先生給本展覽的寄語所寫的那樣:“時代在發展,科技在創新,社會在進步,人類命運共同體需要我們為之共同奮力。”隻有這樣,我們才能“為人類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明天!”

展覽於2020年1月2日在中國科學技術館短期展廳正式開幕,免費展出至2020年5月5日。

(責編:池夢蕊、鮑聰穎)